- 相關推薦
茶道中包含的幾種人生哲學論文
本文針對茶道中所蘊含的人生哲學這一問題來試論一二。大家在相關論文寫作時,可以參考這篇由學術堂整理,題目為“茶道中包含的幾種人生哲學”的哲學與人生論文。
原標題:論茶道中所蘊含的人生哲學
摘要:從一開始發(fā)現茶的藥用價值,到后來將其演變成一種飲品,然后再從中提煉出一種獨有的文化,最后將這種文化上升到人生哲學的境界。在千年的品茗歷史中,茶葉對于中國人來講,早已超出了其原本的物質屬性,而是與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以及佛家文化等思想互相融合,上升到一種修行、一種哲學的范疇。
關鍵詞:茶道;人生哲學;文化
茶在中國的發(fā)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層次。一是被當作藥材來使用;二是被當作飲品,并成為中國人的“國飲”;三是與我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風俗相融合,漸漸脫離其物質屬性,發(fā)展出了茶文化和茶道;四是在茶文化的基礎上,上升到了一種人生哲理的高度。本文針對茶道中所蘊含的人生哲學這一問題來試論一二。
1 茶道中人生哲學的形成
茶葉發(fā)源于古代中國,在明朝前后,傳入歐洲,后來又發(fā)展出以英國茶文化為代表的西方茶文化。但是,由于民族性格和文化的不同,東西方兩種茶文化在發(fā)展歷程中,表現出了迥然不同的形態(tài),其中,區(qū)別最大的一點,就是西方人在飲茶的過程中,從茶葉物質屬性上升到文化屬性后,便戛然而止,停留在了對茶葉口感、形式、觀感上的享受上。而以中國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圈國家,則在茶文化的基礎上,將茶道與一些哲學思想融合在一起,并根據中國人的民族特點和傳統(tǒng)文化,將其上升到哲學的范疇,一言概之,就是茶如人生,人生如茶。
茶道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其形成和發(fā)展的土壤,必定離不開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的養(yǎng)分澆灌,因為這三種思想深深影響了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和傳統(tǒng)文化。在茶道的發(fā)展過程中,也不斷吸收這幾種思想的精髓和營養(yǎng),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哲學精神。
如果探究茶道中人生哲理的起源,那么,道教是當仁不讓的源頭。老子是第一個將世間萬物的運行歸納為“道”的思想家,道之后成為我國哲學領域的最高范疇,并在不斷演化中,變得豐富而深邃。道,不僅包含道家之道,更有儒家之道、佛家之道等等。但是歸根結底,道家之道是茶道哲學的源頭,儒家之道影響了茶道哲學的禮節(jié)和程序,佛家之道影響了茶道哲學的審美情趣。具體來說,道家所推崇的天人合一、大道無形的哲學思想,是茶道哲學的“頂層建筑”;而儒家所提倡的中庸和諧,則構建了茶道哲學中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佛教中所蘊含的“禪茶一味”及清寂理念,又給茶道中的哲學增添了一些內省、靜心、頓悟以及超越俗世淡泊明志的內涵。
“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這是茶道哲學的境界所在。茶道中的人生哲學,大抵就是如此。品茗者在進行茶事活動時,通過品茗、對飲、書法等,進行思索和頓悟。了解并學習茶道中的人生哲學的人們,往往在一開始,會以儒家的入世思想為自己的人生觀,追求一種修身齊家治天下的理想,但倘若遭遇挫折,或是取得成功達到一定境界后,又會以茶道中所蘊含的道家及佛家思想來面對,或是淡泊明志,或是超然于俗世。這種哲學思想也體現在很多古人的詩詞歌賦中,如唐代的王維、李白,明朝的唐伯虎等。應該說,在幾百上千年的發(fā)展中,茶道文化在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宗教思想進行碰撞融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源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但又更加灑脫更加超然的茶道哲學,這種人生哲學,不僅深深影響了飲茶者的人生觀、價值觀,更“反哺”中國文化,對我們的民族性格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巨大影響。
2 茶道中“天人合一”的人生哲學
茶源于自然,產于山水之間,蘊含著淡雅、樸素的特點,這與道家強調的“天人合一”和返璞歸真的思想不謀而合。受道家思想影響,中國的飲茶者在飲茶時,特別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不僅在飲茶環(huán)境、茶具的選擇上如此,在為人處世上更是如此。
我國古代的飲茶者特別是其中的士大夫們,雖然從小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但是茶道中這種超脫凡世、淡泊名利的思想對其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尤其是當一些知識分子在仕途上遇到挫折,或是無法實現人生理想和抱負時,就會從“入世”的雄心中,變?yōu)椤俺鍪馈钡某痪辰。從很多古代的書畫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一點,如明代四大才子中的唐伯虎,就在很多畫中描繪了當時的文人們在清靜的竹林中,在青山里清泉邊一邊喝茶一邊論道的畫面。這就充分反映出茶道中“天人合一”哲學思想對我國古代文人的深刻影響。
這種“天人合一”的人生哲學,也影響著飲茶者對大自然之趣和“靜”的追求。茶是天然之物,人也是自然中的生物,茶道認為,飲茶的最好環(huán)境,就是在大自然當中,用本地之水來煮本地之茶,達到一種返璞歸真、物我兩忘的境界。這種源于茶道的人生哲學,影響了中國人特別是中國文人的性格,F在,大部分中國人還是特別推崇自然,熱愛自然,熱衷把世間萬物來物化,與之對話,并試圖從中參透人生,得到真諦。
茶乃清凈之物,茶道中“天人合一”的人生哲學,對飲茶者的秉性塑造起著很大的作用。在品茗的時候,人們追求一種“無欲故靜”的境界,忘卻了世間的嘈雜與煩惱,靜下心來,將自己沉淀,將內心放到一個“虛靜”的層次上,去洞察古往今來去觀察世間萬物,最終看到一切事物的本來面目。因此,茶道所蘊含的這一哲學思想,讓飲茶變得深邃而空靈,使品茗者很容易就能與心靈對話,達到修身養(yǎng)性的目的,讓秉性變得更加平和更加淡定包容。
3 茶道中中庸和諧的人生哲學
自春秋時期的孔子提出儒家學說后,后來經過戰(zhàn)國時期一些思想家的補充和深化,最終形成了一套嚴謹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漢朝時,由于獨尊儒術,儒家思想的地位得到了確立,成為了影響中國人性格和文化最為深刻的思想派別。而從漢朝開始,中國的茶文化也開始得到發(fā)展,因此,中國的茶道不可避免地融入了大量的儒家思想和哲理,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茶道中所蘊含的中庸和諧的人生哲理。
中庸之道是儒學的最大信條和道德標準,對世間萬事追求一種適度、合適、不過分的境界。而喝茶則讓人內心平和而沉靜,這與儒家的中庸之道相吻合。茶道中中庸和諧的人生哲理,首先體現在茶事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比方說在煎茶時,注重掌握火候,對茶水的溫度、口感都要求“太和”和“適中”;在以茶待友時,要“禮尊對方”,從煎茶的各個步驟和敬茶時的動作、言語、表情,都要遵循一定的禮數;在喝茶時,講究“一看二聞三品”的謙虛態(tài)度,不僅是對茶葉的熱愛,更是對主人的尊敬;在對品茗環(huán)境的選擇上,也追求樸素無華、簡約清靜的儉樸精神;在對茶水的要求上,不用“驚濤拍岸”一般的急流之水,也不用沒有源頭,不能得到循環(huán)的死水,而是選用那些流速適中,不急不緩,有源頭有去處的活水,這體現出的是事物的適度性。
茶道中的和諧哲學,具體能體現在對“禮”的講究規(guī)范上。首先,茶是各種禮節(jié)的最好載體。早在漢朝末年,中國人便開始用茶葉作為祭祖祭神之物,有著特殊的意義。而在古代的婚禮前后,茶更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媒介”,受聘要送茶,訂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入洞房時要合茶?偠灾,茶所蘊含的禮儀,早已深深滲透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用于中國人招待客人、婚喪嫁娶、走親訪友、調解矛盾等各個方面。其最終目的,就是要追求一種規(guī)范有序的社會關系,一種和諧友好的人際來往。
另外,這種人生哲學也體現在對完美人格的追求上。茶道講究修身養(yǎng)性,用茶來體現飲茶人的勤儉、廉潔和淡雅的君子風范。歷史上不少文人都曾用茶詩茶畫,來表現自己純樸高尚的人格理想,寄托了對美好品德和完美人格的向往。因此,茶被人們稱為“飲中君子”,是修身養(yǎng)性不可或缺的一個載體。
4 茶道中“禪茶一味”的人生哲學
在從古代印度傳入中國后,佛教經歷漢代、魏晉南北朝的發(fā)展,在有唐一代達到了鼎盛。同時,在“本土化”的過程中,佛教不斷被“中國化”,融入了一些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倫理觀念,而在與茶道的接觸中,佛家思想中“梵我一如”等哲學觀點,促進了中國茶道“禪茶一味”思想的形成。
這種人生哲學能讓人去除雜念,大徹大悟。佛教的戒律非常嚴格,要求修行者戒掉很多欲望和雜心,并靜心坐禪,最終達到頓悟的目的。而茶葉的清淡提神等功效,以及自省、修德的精神,則與佛教所提倡的枯寂淡泊的境界十分相符,因此,一些著名僧人便將兩者進行融合提煉,形成“禪茶一味”的思想。在這方面上,源于石家莊趙縣柏林禪寺“吃茶去”的典故最為有名。據記載,有兩個僧人前往趙州柏林禪寺,趙州禪師問他們:“以前來過嗎?”一個僧人回答來過,禪師說:“吃茶去”,又問另一僧人,其答曰沒有來過,禪師又說:“吃茶去”.這時,有人好奇,便問禪師為何讓他倆都吃茶去,而禪師的回答,也是“吃茶去”.這個著名的公案,直指人心,揭示出了茶道中所包含的“平常心是道,茶是平常心,茶中亦有道”的深刻內涵。
當然,領悟“禪茶一味”的人生哲學,不是說非得入佛門才行,只要通過感悟茶道,領悟其蘊含的哲理,也能達到這種境界。這種人生哲學對中國人的影響頗深,其所蘊藏的高超智慧,為中國文人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非常寬廣的空間。在這一點上,唐朝詩人王維的詩歌最具代表性,他在一些詩歌中,把茶道與禪學完美結合,達到了一種清靜脫俗、物我兩忘的境界。
對于飲茶者而言,“禪茶一味”中包含的“苦”、“靜”、“凡”、“放”的人生哲學,能讓人大徹大悟,品出茶的真正意境?啵褪侨松,有生苦、老苦、病苦等;靜,就是內心的安靜祥和,不為外界所動,始終保持內心的那份“初心”;凡,就是從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中,去感受這個宇宙的運轉和人生的奧秘,正所謂“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放,就是要放下心里的負擔,讓內心得到紓解,看庭前花開花落云卷云舒。這些茶道中所包含的人生哲學,不僅能讓飲茶者忘掉憂慮,獲得思想的升華,對于整個社會的和諧更是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 陳彬番,余悅。中國茶文化經典[M].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24-44.
[2] 李申。簡明儒學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12-21.
【茶道中包含的幾種人生哲學論文】相關文章:
中國茶道中的道家理念09-08
茶道人文數學教育研究論文10-09
外企面試中的幾種陋習10-26
中國的茶道有哪些禮儀11-13
芻議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的幾種方法教育論文10-12
探究禪寺建筑中的文化論文10-09
旅游管理中的問題及措施論文10-09
談哲學中的具體與抽象論文10-06
銀行儲蓄中的數學教學論文10-10
小議數學教學中的度論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