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鄰居之間怎樣相處》教案
教材分析:
《鄰居之間怎樣相處》是未來出版社《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的內(nèi)容。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和諧幸福,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學會怎樣邁出第一步去認識自己的鄰居,接下來就是大家共建美好的鄰里環(huán)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使同學們了解和諧鄰里環(huán)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同學們了解鄰里相處之道。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增強學生對鄰居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們重視鄰里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幫助鄰居的能力。
【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要有良好的品質(zhì),熱心幫助鄰里。
課前準備:
學生討論自己的鄰里環(huán)境。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情境導入:想想你的鄰里環(huán)境時好還是壞
二、教師總結:
同學們,經(jīng)過你們的討論和回憶,有的同學鄰里環(huán)境友好和諧,有的同學鄰里環(huán)境就不那么盡如人意,但是我們都想生活在一個美好的環(huán)境里,與我們的鄰居和諧相處,這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第三單元《遠親不如近鄰》的第二課《鄰居之間怎樣相處》。(板書)
1.平時互相往來
活動一:說說你家和鄰居有哪些交往?
問:有同學愿意分享一下你們是怎么交往的嗎?
學生回答。
平時多交往,能增進鄰里之間的感情見課件
【設計意圖】(通過此活動,讓學生了解一些鄰居之間互相交往的情形,為下面內(nèi)容的展開做鋪墊。)
2.有事互相幫助
活動二:說說你和鄰居家互相幫助的故事。
問:有沒有同學來說一說你當時的感受?
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此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到鄰居之間相處要學會互相幫助)
3.多為鄰居著想
活動三:說說我們應該在哪些方面為鄰居著想。
問:為鄰居著想有什么好處呢?
學生回答
三、相關鏈接:
1、遠親不如近鄰
2、得好鄉(xiāng)鄰勝過親
3、多年鄰居變成親
4、鄰居好,一片寶
5、家有患難,鄰保相助
6、親幫親,鄰幫鄰
7、親望親好,鄰望鄰好
【設計意圖】(通過此活動,進一步增強學生為他人著想的意識,學會在與鄰居相處時多為鄰居著想)
四、遇事互相諒解
活動四:想一想你家和鄰居發(fā)生過什么不愉快的經(jīng)歷
問:后來事情是怎么解決的?
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此活動,引導學生學會思考與鄰居相處時發(fā)生矛盾的解決辦法)
活動五:讀三尺巷的故事并思考有什么感想
問:有哪位同學愿意說說你的感想?
學生回答。
鄰里之間遇事要學會互相諒解,不要斤斤計較,和諧共處。
相關鏈接:
三尺巷又名六尺巷。清代開國狀元傅以漸,在京城為秘書院大學士,家中因為宅基糾紛,修書一封,希望他能為家中撐腰。收到家人來書,遂修一紙家書:“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后,自感慚愧,主動讓出三尺,鄰居知道后,也深感慚愧,讓出三尺來,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設計意圖】(通過此活動,讓學生在故事中領出鄰里之間遇事要互相諒解的道理)
活動六:討論在遇到其他情況時如何解決
教師總結:在生活中由于種種原因我們都會與鄰居發(fā)生各種各樣的矛盾,當矛盾發(fā)生時首要就是與鄰居協(xié)商解決,當協(xié)商也無法解決的時候,還可以通過法律手段。
【設計意圖】(通過此活動,讓學生了解一些基本解決鄰里矛盾的方法。)
板書設計
第八課鄰居之間怎樣相處
一、平時互相往來
二、有事互相幫助
三、多為鄰居著想
四、遇事互相諒解
課堂作業(yè):
你的鄰居家正在裝修,每天都有很大的噪音,直到晚上十點還不停,著嚴重影響了你和你家人的學習工作和休息,此時你應該怎么做?()
A.跑上樓與其理論,要求鄰居停止裝修
B.與鄰居協(xié)商裝修時間
C.也在他們睡覺學習的時候制造噪音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是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二課的內(nèi)容,有了第一課內(nèi)容知識的鋪墊,學生已經(jīng)對鄰里關系有了初步的認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和領悟鄰里之間的相處之道。也為第三課內(nèi)容的展開奠定基礎。
【《鄰居之間怎樣相處》教案】相關文章:
朋友之間的相處10-26
怎樣與他人相處英語作文(精選21篇)11-15
行走職場 怎樣與女上司和睦相處10-26
生二胎兩個孩子怎樣相處10-26
教案:朋友之間02-21
讀《鄰居之間》有感03-16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案02-26
《友好相處朋友多》教案優(yōu)秀11-16
大班安全活動《和寵物相處》教案12-03
數(shù)字鄰居大班數(shù)學教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