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金工實習小錘心得體會(精選8篇)
當我們經(jīng)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金工實習小錘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金工實習小錘心得體會 1
為期兩周的金工實習,以一把親手制作的小錘畫上句號。當我握著那把沉甸甸、泛著金屬光澤的小錘時,才真正明白“工匠精神”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藏在每一次敲擊、每一次打磨里的專注與堅持。
實習第一天,老師給我們分發(fā)了小錘的設計圖紙?粗鴪D紙上密密麻麻的尺寸標注——錘頭長8厘米、寬5厘米,錘柄孔徑2厘米,我心里既期待又忐忑:這些冰冷的數(shù)字,要怎樣變成握在手里的工具?首先是下料環(huán)節(jié),我們需要用鋸床將圓柱形的45號鋼鋸成規(guī)定長度的毛坯?此坪唵蔚匿徢校瑢崉t暗藏技巧:鋸條要與工件保持垂直,用力要均勻,速度不能太快。我一開始沒掌握要領,鋸條頻繁卡住,還斷了兩根,手心磨出了紅印。老師過來指導:“鋸切就像練字,急不得,要找到節(jié)奏,讓鋸條自然‘走’起來!卑凑绽蠋煹姆椒ǎ曳怕俣,調(diào)整力度,終于順利鋸下第一塊毛坯,看著斷面整齊的鋼塊,成就感油然而生。
接下來的鍛造環(huán)節(jié)是對體力與耐心的雙重考驗。我們需要將毛坯放在鍛錘下加熱,待鋼材變成亮紅色時,用大錘反復敲擊,將錘頭鍛造成扁平的矩形。高溫的鋼塊燙手,我戴著厚手套,還是能感受到熱量透過手套傳來。每一次敲擊都要精準落在需要塑形的位置,力氣太小形不變,力氣太大又會砸歪。有一次我用力過猛,鋼塊從鐵砧上滑下來,差點燙傷腳,嚇得我手心冒汗。但我沒有放棄,一次次調(diào)整姿勢,觀察鋼材的形變,慢慢找到敲擊的訣竅。當看到原本圓柱形的鋼塊,在自己的敲擊下逐漸顯現(xiàn)出錘頭的輪廓時,我忽然懂得:鍛造不僅是改變鋼材的形狀,更是在錘煉自己的意志——不急躁、不放棄,才能做出像樣的作品。
最后的打磨與裝配環(huán)節(jié),考驗的是細致與嚴謹。我們需要用砂輪機打磨錘頭的'棱角,用銼刀將表面修平整,再給錘柄鉆孔、安裝木柄。砂輪機轉(zhuǎn)速很快,火星四濺,我屏住呼吸,一點點打磨掉錘頭表面的氧化皮,生怕一不小心磨過頭,破壞了尺寸。用銼刀修形時,手臂酸得發(fā)麻,手指也被銼刀磨得生疼,但當我用卡尺測量,發(fā)現(xiàn)錘頭的尺寸誤差控制在0.5毫米以內(nèi)時,所有的疲憊都煙消云散。安裝木柄時,我在柄孔里涂了膠水,用力將木柄敲進去,再用螺絲固定,一把完整的小錘終于成型。
握著這把親手制作的小錘,我感慨萬千。它或許不夠精致,卻凝聚著我的汗水與努力。這次實習讓我明白,工匠精神就是在每一個細節(jié)里較真,在每一次困難前堅持,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而這把小錘,也將成為我成長路上的“信物”,提醒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保持專注與嚴謹,用匠心打磨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金工實習小錘心得體會 2
金工實習制作小錘的過程,與其說是一次技能學習,不如說是一場“失敗與成長”的修行。從最初的手忙腳亂,到后來的得心應手,每一次失敗都讓我離成功更近一步,也讓我對“實踐出真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鉆孔環(huán)節(jié)。按照流程,我們需要在錘頭的一端鉆一個直徑2厘米的孔,用來安裝錘柄。我拿著鉆頭,對準畫好的中心點,啟動鉆床。本以為只要對準位置就能順利鉆孔,可剛鉆了一會兒,就發(fā)現(xiàn)鉆頭偏離了中心,在錘頭表面留下了一道歪斜的痕跡。我慌了神,趕緊關掉鉆床,看著自己的“杰作”,心里又懊惱又沮喪。老師看到后,沒有批評我,而是拿起錘頭,指著痕跡說:“鉆孔前要先打樣沖眼,用樣沖在中心點敲出一個小坑,鉆頭才能‘抓’住位置,不會跑偏!甭犃死蠋煹脑,我重新找中心點,用樣沖輕輕敲擊,打出一個清晰的小坑,再換上新的鉆頭,慢慢調(diào)整鉆床轉(zhuǎn)速,這一次,鉆頭穩(wěn)穩(wěn)地沿著樣沖眼往下鉆,順利完成了鉆孔。
還有一次,在給錘頭淬火時,我因為沒控制好冷卻時間,導致錘頭的硬度不夠。淬火是為了提高鋼材的'硬度,需要將加熱后的錘頭迅速放入水中冷卻。我一開始怕燙手,將錘頭放進水里后很快就拿了出來,結(jié)果老師用硬度計檢測后說:“冷卻時間太短,硬度沒上去,這樣的錘頭用不了多久就會變形。”沒辦法,我只能重新加熱錘頭,這一次,我咬著牙,忍著高溫,直到錘頭完全冷卻才拿出來。雖然手被蒸汽燙得發(fā)紅,但當檢測結(jié)果顯示硬度達標時,我心里滿是欣慰。
這些失敗的經(jīng)歷,讓我明白金工實習沒有“捷徑”可走,每一個步驟都有其原理和技巧,只有親自嘗試、犯錯、改正,才能真正掌握。就像鉆孔需要樣沖眼定位,淬火需要控制冷卻時間,學習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摸索規(guī)律,在失敗中積累經(jīng)驗。這次實習制作的小錘,表面或許還留著我失敗的痕跡,但正是這些痕跡,讓它成為獨一無二的“成長紀念”,也讓我學會了以更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失敗——失敗不是終點,而是走向成功的必經(jīng)之路。
金工實習小錘心得體會 3
提到金工實習,很多人會想到獨自操作機器、打磨工件的場景,但在制作小錘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一把小小的錘子,看似是個人作品,實則凝聚著團隊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助,也讓我明白:再簡單的任務,也需要彼此配合才能高效完成。
實習期間,我們被分成了6人小組,每組共用一套鍛錘、砂輪機等設備。剛開始,大家都只顧著自己的工件,互不干擾,結(jié)果效率很低。比如鍛造環(huán)節(jié),需要有人加熱鋼材,有人搬運工件,有人操作鍛錘,一個人單打獨斗,不僅費時費力,還容易出錯。有一次,我一個人加熱鋼材,剛把鋼塊放進火爐,就到了鍛錘使用時間,我急急忙忙跑去操作鍛錘,結(jié)果忘了關火,導致鋼材加熱過度,變得又脆又軟,只能重新下料。組長看到后,提議我們分工合作:兩個人負責加熱和搬運工件,兩個人負責鍛造,兩個人負責后續(xù)的'打磨,大家輪流換崗,互相配合。
分工之后,效率明顯提高了。比如在鍛造時,一個人將加熱好的鋼塊放到鐵砧上,另一個人立刻調(diào)整鍛錘高度,準備敲擊,配合得十分默契。有一次,組員小李在打磨錘頭時,不小心將砂輪機的防護罩碰掉了,我正好在旁邊,趕緊幫他關掉機器,一起將防護罩安裝好,還提醒他:“以后操作前一定要檢查設備安全,別大意!痹谘b配錘柄時,需要有人固定錘頭,有人敲擊木柄,我和組員小王配合,他扶著錘頭,我用錘子輕輕敲擊木柄,很快就完成了裝配。遇到不懂的問題,大家也會一起討論,比如如何精準控制銼刀的力度,如何讓錘頭的表面更平整,每個人都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實習結(jié)束時,看著小組每個人手中的小錘,雖然樣式略有不同,但都凝聚著團隊的力量。這次經(jīng)歷讓我明白,團隊協(xié)作不是簡單的分工,而是彼此信任、互相支持,在遇到困難時共同面對,在取得進步時一起分享。一把小小的錘子,不僅讓我掌握了金工技能,更讓我學會了如何與他人協(xié)作,如何在團隊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這種協(xié)作精神,也將伴隨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讓我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融入團隊,互相配合,才能完成更復雜的任務,實現(xiàn)更大的目標。
金工實習小錘心得體會 4
在金工實習之前,我對“金屬加工”的了解,大多來自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知道45號鋼的力學性能,知道鍛造可以改變金屬的組織結(jié)構(gòu),知道淬火可以提高硬度。但直到親手制作小錘,我才真正將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起來,也讓我對“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有了全新的認知。
比如在學習“金屬熱處理”時,課本上寫著“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點以上,保溫一段時間后快速冷卻,以獲得馬氏體組織,提高鋼的硬度和耐磨性”。當時我只是死記硬背,并不理解其中的原理。但在給小錘錘頭淬火時,我親眼看到加熱到亮紅色的鋼塊,放入水中后瞬間變黑,用砂紙打磨后,表面變得堅硬無比,連銼刀都很難留下痕跡。而沒有經(jīng)過淬火的鋼塊,用銼刀很容易就能銼出劃痕。這一對比,讓我直觀地理解了淬火的作用,也明白了“馬氏體組織”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能通過手感和視覺感受到的變化。
還有在鋸切鋼材時,課本上提到“鋸條的鋸齒角度會影響鋸切效率,前角越大,鋸切越輕快,但強度越低”。一開始我用的是前角較大的細齒鋸條,鋸切時確實很輕快,但鋸了沒幾下,鋸條就斷了。后來老師給我換了一把前角較小的粗齒鋸條,雖然鋸切時需要用更大的力氣,但鋸條的強度更高,順利鋸完了毛坯。這讓我明白,理論知識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鋸切較硬的鋼材時,要選擇強度高的鋸條;鋸切較軟的鋼材時,才能選擇效率高的'鋸條。
制作小錘的過程,就像一場“理論與實踐的對話”。每一個步驟,都能在課本上找到對應的理論依據(jù);而每一次實踐,又能反過來驗證和深化理論知識。這種認知轉(zhuǎn)變,讓我意識到:學習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只有將理論付諸實踐,才能真正理解知識的內(nèi)涵,才能將知識轉(zhuǎn)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把親手制作的小錘,就是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的“見證者”,它讓我明白,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要始終保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態(tài)度,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豐富理論,才能不斷提升自己。
金工實習小錘心得體會 5
金工實習涉及鍛錘、鉆床、砂輪機等多種設備,這些設備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制作小錘的過程中,“安全第一”的理念貫穿始終,也讓我深刻體會到“責任”二字的重量——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設備負責,才能確保實習順利進行。
實習第一天,老師就給我們進行了安全培訓,詳細講解了各種設備的操作規(guī)程和注意事項:操作鍛錘時要戴厚手套,防止燙傷;使用砂輪機時要戴防護眼鏡,防止火星濺入眼睛;鉆孔時要扎好袖口,防止衣物被卷入機器。一開始我還覺得這些規(guī)定過于繁瑣,直到親眼看到一起安全事故的模擬演示——一位同學因為操作砂輪機時沒戴防護眼鏡,火星濺入眼睛,雖然只是模擬,但足以讓人膽戰(zhàn)心驚。從那以后,我每次操作設備前,都會認真檢查防護用品是否穿戴整齊,設備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再也不敢掉以輕心。
在鍛造環(huán)節(jié),有一次我因為著急,沒有等鋼材完全加熱就開始敲擊,結(jié)果鋼塊沒有韌性,一錘下去就崩掉了一小塊,碎片差點濺到旁邊的同學。老師看到后,嚴肅地批評了我:“你不僅對自己不負責,還對同學的安全不負責!鍛造時一定要等鋼材加熱到規(guī)定溫度,這不僅是為了保證工件質(zhì)量,更是為了安全!甭犃死蠋煹脑,我羞愧不已,趕緊向同學道歉,也更加重視安全操作。從那以后,我每次加熱鋼材,都會用測溫儀確認溫度達標后才開始鍛造,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類似的情況。
除了個人安全,設備的'維護也是一種責任。實習期間,我們需要定期清潔設備,檢查設備的零部件是否完好。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鉆床的皮帶有些松動,立即告訴了老師,老師及時調(diào)整了皮帶松緊度,避免了設備故障。老師說:“愛護設備,就是對自己的工作負責,也是對后續(xù)使用設備的同學負責!边@句話讓我明白,責任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體現(xiàn)在每一個細節(jié)里——操作設備前檢查安全,操作過程中遵守規(guī)程,操作結(jié)束后維護設備,這些都是責任的體現(xiàn)。
這次實習讓我明白,安全與責任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時刻牢記責任,才能確保安全;只有重視安全,才能更好地履行責任。而這把小錘,不僅是我技能學習的成果,更是我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提升的“見證者”。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我會始終保持“安全第一、責任在肩”的態(tài)度,謹慎對待每一件事,認真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
金工實習小錘心得體會 6
當我將最后一顆螺絲擰在錘柄上,看著這把從無到有、凝聚著自己汗水的小錘時,一股強烈的成就感涌上心頭。這種成就感,不是來自于作品的完美,而是來自于過程的堅持與付出,也讓我從這把小小的錘子中,得到了關于人生的啟示。
制作小錘的過程,就像人生的縮影——從一張空白的圖紙開始,需要我們設定目標,規(guī)劃步驟;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需要我們耐心面對,積極解決;最后,通過自己的努力,收獲屬于自己的成果。就像鋸切毛坯時,需要一步一步堅持,才能鋸出整齊的斷面;鍛造時需要反復敲擊,才能塑造出理想的形狀;打磨時需要細致耐心,才能讓工件表面平整光滑。人生也是如此,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這把小錘也讓我明白,“不完美”也是一種美。我的小錘錘頭邊緣有些不平整,錘柄的顏色也不夠均勻,但這些“不完美”恰恰是它獨一無二的標志,也是我成長的痕跡。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事事完美,重要的是接受不完美,在不完美中尋找進步的空間,在不完美中收獲成長的喜悅。就像這把小錘,雖然不夠精致,但它依然能發(fā)揮作用,依然是我實習成果的象征;人生中的不完美,也能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讓我們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
實習結(jié)束后,我把這把小錘帶回了家,放在書桌的顯眼位置。每當看到它,我就會想起實習期間的點點滴滴——想起第一次鋸切鋼材的緊張,想起第一次鍛造時的汗水,想起和同學們一起協(xié)作的快樂。它不僅是一件工藝品,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象征著專注、堅持、協(xié)作與責任。未來的日子里,我會帶著這把小錘帶來的啟示,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腳踏實地,努力前行,用自己的雙手,打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金工實習小錘心得體會 7
五月,在南校區(qū)校工廠進行了為期三周的金工實習。期間,我們接觸了鋸、銼、鏨、鉆、車、銑、刨等7個工種,還簡單地了解數(shù)控機床加工技術。每天,大家都要學習一項新的技術,并在6小時的實習時間里,完成從對各項工種的一無所知到制作出一件成品的過程。在老師們耐心細致地講授和在我們的積極的配合下,我們沒有發(fā)生一例傷害事故,基本達到了預期的實習要求,圓滿地完成了三周的認知實習。
說真的,剛開始感覺三周真的很漫長,可時光匆匆,三周轉(zhuǎn)眼間就飛逝了,現(xiàn)在回想這三周的藍領之行,我嘗到了:酸——嚴格的上下班和工作制度;累——手持銼刀不停地銼呀銼;辣——高速切削的精彩表演;更多的甜——親手制作精美的工件。
我們?nèi)サ侥闲^(qū),首先學習的是鉗工,鉗工是以手工工作為主的加工方法,勞動強度大,生產(chǎn)效率低,操作技術要求較高。但是鉗工應用的工具簡單,加工多樣靈活,適應性強,能完成某些加工所不便或難于進行的工作,因此,目前某些機械加工和修理工作中,鉗工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種。
初次走進鉗工加工實訓樓有點興奮。第一天,老師給我們介紹了鉗工的主要設備,讓我們認識到了鉗臺、虎鉗、劃線平臺、鉆床以及各種量具、劃線工具。認識完這些后,老師開始介紹鋸了及鋸子的使用方法。教授完后就給我們布置作業(yè),要求我們鋸割一塊厚度為1MM的薄片,這就是我們的作業(yè)。我聽到此話,一下子愣住了。1MM?怎么可能鋸出來呢?老師說,如果不是這樣怎么考驗出我們的真本領呢?第一次鋸割時,由于操作不熟練,我把鋸路給鋸歪了,弄壞了,練了兩次后,掌握了操作要領,也鋸出了比較滿意的薄片,完成了作業(y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里,老師要求我們自己通過銼刀、鋼鋸等工具,手工將一個鐵塊磨成六角螺母,再經(jīng)過打孔、攻螺紋等步驟最終作成一個精美的螺母;還有兩套配合的工藝品。記得最初制作螺母時,老師對我們說,工件的尺寸一定要精確,如果大小超過了公差范圍的01、MM那就要在得分的基礎上扣掉1分。聽了這些我擔心自己把六角螺母做小了,在從圓柱里鋸斷時就特意把厚度鋸大了2MM,然后手持銼刀打磨。一開始我還以為2MM的厚度算不了什么,很快就可以磨掉的,沒想到,磨呀磨呀,2MM的厚度居然花掉了我兩個鐘,那時我明白一個道理:原來2MM可以與2小時劃上等號的。最不幸的是,后來一不小留神把六角螺母一組對邊的直徑磨小了0.1MM,看著那個本來就不滿意的殘廢的半成品,我決定放棄它,重來!但當我看到別的同學都差不多做好啦,我還要把那根鐵柱不平的斷面磨平,再鋸斷,再把斷面磨平,再畫線,重復做那些工序,心里開始著急!當時真的很想放棄,想不做了。但我又不甘心交那個次品上去。同時我想起一位朋友對我說過:做一件事情,專注一點,心里想著一定要把它做好,就一定能行的!我對自己說,冷靜點,還有時間,還可以完成作業(yè)的!第二次做時,自己學乖了很多,每一個步驟都極為小心,盡量精確,或許是由于操作技能提高了、效率提高了。第二次制作時速度明顯比提高了,也好看多了,或許有了第一次的經(jīng)驗。經(jīng)過努力,終于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了作業(yè)。吃了這一次的虧后,我也學乖了,在后來的作業(yè)中我都認真地計算,認真地按老師講的步驟一步一步細心地做,再認真測量。經(jīng)過幾天的練習,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制作的工藝也越來越精確,美感系數(shù)也隨之提高!
金工實習總結(jié)報告
機加工首先是要安裝刀具,安裝刀具應該注意的是:
1)刀尖對準尾座頂尖,確保刀尖與車軸線等高。刀桿應該與工作軸線垂直。
2)刀頭伸出長度小于刀具厚度的兩倍,防止車削時振動。
3)刀具應該墊好、放正、夾牢。
4)裝好工件和刀具后,檢查加工極限位置是否干涉、碰撞。
5)拆卸刀具和切削加工時,切記先鎖緊方刀架。安裝完刀并對好刀后,就開始進行車削加工了。
車端面的時候,應當檢查車刀、方刀架及床鞍鎖緊在床身上,用小滑板調(diào)整背吃刀量,以免端面出現(xiàn)外凸內(nèi)凹的情況。由于在端面上,由外至中心直徑逐漸減小,切削速度也逐漸減小,粗糙度值較大。所以最好由中心向外切削。
最后,便是將工件進行切斷了。切斷工件一般要注意的是:
1)工件一般裝夾于卡盤上,切斷處盡量靠近卡盤
2)安裝時,刀尖與工件軸心線等高,經(jīng)免切斷處剩有凸臺,切斷刀伸出刀架的長度應該盡量的短,3)盡量減小滑板各活動部分間隙,提高刀架剛性,使工件的變形和振動減小。
4)手動進給要緩慢均勻,切削速度要低。
今天是第三天,我們不再在學校的'金工實習基地聯(lián)系,早上八點左右,我們一道乘坐學校的校車,開往公館的機械加工廠,這次是真的去工廠實戰(zhàn)了。在路上,我們看到一家工廠前面有個很大很累人的標語:進入工廠意味著放棄一切自由。大家看到后,不約而同地笑了。也許這個標語是雷人了點,但的的確確強調(diào)了一點,我們要遵守規(guī)則,安全操作。
走進工廠,看到很多以前沒見過的大小型機械設備,老師一一給我們耐心地講解,但由于時間有限,只對部分機器開動演示給我們看。然后我們分別學習了電焊,氣焊,和切割。跟我們講熱加工在現(xiàn)代工業(yè)中的重要性和其不可估量的核心地位、電焊和氣焊各有什么優(yōu)缺點,各有什么異同,老師的耐心講解,加上我們的認真聽講,使整個實習操作過程進展的相當順利,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nèi),我們就懂得了熱加工的一些基本知識,并且初步學會了怎樣操作,這使得我們對我們這個專業(yè)有了更為具體的了解,也使得我們更愛我們這個專業(yè)。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周的時間就在各種機器轟鳴聲中劃上了一個戀戀不舍的句號。之所以覺得戀戀不舍,其原因是時間太短暫了,這是本次實習的唯一遺憾。真的希望學校能多給我們實習的時間。雖然有些累,但我們痛并快樂著。因為我們學習到了很多有用的只是。俗話說的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一個禮拜的金工實習,我了解到很多工作常識,也得到意志上鍛煉,有辛酸也有快樂,這是我大學生活中的又一筆寶貴的財富,注定對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將有很大的影響。
很快我們就要走出校園,進入社會,面臨就業(yè)了,我想用人單位不會像老師那樣點點滴滴細致入微地地手把手地引導我們怎樣去做,更多的是需要我們自己去觀察、學習,不具備這項能力就難以勝任未來的挑戰(zhàn)。隨著科學發(fā)展的日新月異和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會有很多領域是我們未曾接觸過的,只有敢于去嘗試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chuàng)新。就像我們接觸到的機加工和熱加工,雖然危險性較大,但是要求每個同學都要去操作而且要做出成品,這樣就鍛煉了大家敢于嘗試的勇氣。一周的金工實習帶給我們的,不全是我們所接觸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僅僅是通過幾項工種所要求我們鍛煉的幾種能力,更多的則需要我們每個人在實習結(jié)束后根據(jù)自身情況去感悟,去思考,這才是本次實習的根本目的。
金工實習小錘心得體會 8
四月三號是實習的第一天,實習的內(nèi)容是化學加工及表面處理。經(jīng)過老師的講解,心理就開始覺得不安:一個一個的陌生名詞,一件一件的前人的失敗作品,似乎預視著我們今天的實習的風險不少。一點都不敢怠慢,趕緊把黑板上的工藝流程抄下,把要點抄下,以免出錯,如:關于上色的,上玫瑰紅要先上茜素紅,再清洗,再上玫瑰紅等;
工藝流程如下:1.除油;2.水清洗3.出光4.清洗5.陽極氧化6.清洗7.染色8.清洗9.風筒熱風吹干封閉10.上臘11.描圖12.雕刻13.腐蝕14.清洗15.出光16.清洗17電風筒吹干去臘
每個工序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如除油要干凈,出光的時間要控制好,陽極氧化的電流、電壓要隨溫度變化及時間要控制好等。
小心翼翼地經(jīng)過上述地工序,一件、也是首件出自我們自己地雙手地作品出來了。一切的擔心都掃去了。雖然圖案不好看,但是沒有失敗。Yeah~數(shù)銑
第二個工種是數(shù)銑,一個“數(shù)”字,大概就能讓我們感覺到今天的內(nèi)容是與“數(shù)”有關,就是與電腦有關。事實也是這樣,四月四號;實習內(nèi)容是把其他軟件設計好的零件進行仿真加工和轉(zhuǎn)化成數(shù)控銑床能識別的程序語言。學習使用的軟件是:PowerMill。
一開始以后,老師就把我們“扔”在電腦房,要我們看教程,自己學習PowerMill。教程寫了很多,計算機對零件的加工是通過參數(shù)的設計來完成的。PowerMill不具有圖形編輯功能,掌握它的要點在于掌握相關參數(shù)的意義,工用。參數(shù)的設置影響了加工的效果,加工的時間等。參數(shù)設置以后可以進行仿真加工,檢查效果。之后就可以轉(zhuǎn)化為NC程序了。
現(xiàn)代化的技術離不開計算機和在工作中自學的能力是很重要的,這是這實習以后的感想。
數(shù)車928
這個工種的實習內(nèi)容是,了解GSK928的控制版面和掌握對刀的過程,實習的重點是記得車床的數(shù)控版面的組成,以及各個按鈕的的工用。每個按鈕都有自己的工用,用數(shù)控車床對材料進行加工是通過編寫程序來完成的。程序編寫對加工的質(zhì)量是很重要的,但是那要建立在對刀工序完成的出色的基礎之上。所以對刀是很重要的.,對刀過程中不能有一點點的錯誤,如果有錯,將直接影響零件加工的質(zhì)量。接觸了這種車床的第一感覺就是:原來如此。一幕一幕生產(chǎn)的鏡頭立刻浮現(xiàn)在腦海中,機械的轉(zhuǎn)動聲把我?guī)нM了一個如火如荼的生產(chǎn)的車間里。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使用它來加工工件。
模具CADCAM
工件的設計的現(xiàn)代化離不開電腦,這天的實習也是在計算機房里度過,接觸的軟件是MasterCam。數(shù)控的機床需要有數(shù)據(jù)輸入才能工作,工件的設計軟件就是要完成這一工作。Mastercam的頁面與平時使用的繪圖軟件的版面有較大區(qū)別。要使用它來畫圖,對于一個初學者來說確實是有難度的,而且是英文版的就更有難度了。經(jīng)過一番努力,按鈕都沒有認識完,但是在老師示范時就看到了它的功能的強大及它在設計的方面的方便之處。能夠使用它來設計也是一種樂趣。
有些產(chǎn)品需要大批量生產(chǎn),需要上百萬的產(chǎn)量,那樣的需求就不可能要求通過工人手工一個一個的加工生產(chǎn),那樣既耗時又耗財,而且效率又不高。這時候就需要用到模具,模具應用于簡單產(chǎn)品的大批量生產(chǎn)是非常有效的,不同要求不同數(shù)量的產(chǎn)品就用不同的方法生產(chǎn),那就是人類的智慧。
加工中心
“加工中心”這個名字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加工中心就是一個管理機件加工的部門。但是去到以后就知道自己是錯了,“加工中心”是一種機器的名字,是一種數(shù)控機床設備。
這個工種的實習跟前幾個數(shù)控的工種一樣,都是以零件的設計軟件的掌握為主,一天的時間都用于學習MasterCam,通過作業(yè)對該軟件進一步的掌握這一天以后基本了解了各按鈕的意義及一般操作。
用mastercam的感覺是直觀、方便設計,但是卻有很多的東西需要掌握。數(shù)控的東西果然不是一般的東西。
數(shù)車980,延續(xù)了以往數(shù)控車床的東西。認識版面,學習一種基本操作。數(shù)車980和數(shù)車928的構(gòu)造差不了多少,只是版面上構(gòu)造有較大的差別。主要使用了一些基本的程序。
4月11日,實習已經(jīng)進入了后階段,好像看到實習快要完了,有點覺得不舍。今天的實習內(nèi)容是:鑄造。鑄造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生產(chǎn)技術,一堆一堆的泥沙,少數(shù)的幾樣的簡單的工具,打造一個個精致的鑄模。鑄造的目的就是要制造出漂亮的沙模,用鐵水澆注的時候產(chǎn)生比較粗糙的金屬鑄件,鑄造有利于減少加工量,降低成本。經(jīng)過了千年依然是沒有淘汰,那是它具有它的價值,但是鑄造也存在它的缺點:那就是鑄造精度不高,容易產(chǎn)生廢品,報廢率太高。鑄造技術必須要經(jīng)過改良,不斷改造,提高鑄造工件的成功率。中國人是聰明的,中國人也將更聰明。
跟著的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工種:鉗工。累累累、、、鉗工的感覺,鉗工是用于機械生產(chǎn)不能生產(chǎn)的工件。機械生產(chǎn)就快速的,大批量的,但是機械也是人制造的。人能想到的,機械不一定做得到,而人能想到的人就能做得到。鉗工就是用于加工機械所不能加工或者機械加工所不能達到要求的。那就是人工生產(chǎn)在現(xiàn)在始終是不能被替代的。
說到實習中最接近我們的工種,算是電焊氣焊了。雖說是接近但是卻不禁有點緊張,畢竟那是高達幾千度的高溫下的冶煉,總是有點點危險的。平時堅硬的鋼鐵在頃刻之間融化,那是多么高的溫度。我們練習了在高溫之下的電焊,雖然掌握的一般但是已經(jīng)非常滿意,接近那么高溫的東西的機會是很少的?粗饘俚娜诨、黏合,真是覺得自己有了神的力量一樣。堅硬如鋼又如何,都隨我的一揮手之間而熔去。
電焊與氣焊只能把金屬黏合,而不一樣的“金屬熱處理”就能將金屬的硬度的。表面一樣的金屬在顯微鏡之下卻有不一樣的組織,而這些組織正是金屬的硬度不同的原因。熱處理的實習中,我們做了一個實驗:用自己的雙手,在老師的指導之下,完成對一塊金屬的熱處理,測試了處理前后的硬度(洛氏硬度)知道了熱處理對金屬的硬度是有影響的。熱處理在生產(chǎn)中的應用等,如齒輪,軸承等。
以上就是這次實習的流程和內(nèi)容,總得來說這次實習對我來說首先是使我們接觸了一些生產(chǎn)的技術和生產(chǎn)的設備。十天的時間,真的是太短的十天,雖然每天要早出晚歸,但是就沒有一點累的感覺。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們與生產(chǎn)接近了,由在書本上的無味的文字,變成了充滿了樂趣,很想細細品嘗的實在的實習過程。那是一次飛躍:書本的知識不是沒用的,我們天天上的課,學的東西不是沒用的;覺得它沒用只是因為自己不會用,學會知識本身不是最終的目的,學會用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化學加工里用到的知識,陽極氧化我們早就知道,而就是今天才知道它可以這樣用。
【金工實習小錘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鉗工小錘實訓報告05-24
[精選]金工實習心得體會07-13
[必備]金工實習心得體會10-28
金工實習焊工心得體會07-18
大學金工實習心得體會12-29
我的金工實習心得體會01-14
【精選】金工實習心得體會優(yōu)秀03-11
金工實習心得體會優(yōu)秀01-12
金工實習心得體會(必備)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