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老師培訓簡報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人們運用到簡報的場合不斷增多,簡報是傳遞某方面信息的簡短的內部小報。那么,怎么去寫簡報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科學老師培訓簡報,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科學老師培訓簡報1
為進一步促進信息化教育教學從深度應用向融合創(chuàng)新發(fā)展轉變,實現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發(fā)展。20xx年7月10日南關小學組織教師通過網絡參加保定市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應用水平與信息技術素養(yǎng)提升培訓。
通過此次培訓,我們對學校推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有了更明朗的認識,對如何制定學校的'發(fā)展規(guī)劃及后期整校推進有了一定的思路。沒有高質量的教師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要構建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要在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中推進能力提升工程2.0,推進實現“讓教育資源全程伴隨每個人,讓教育成果平等面向每個人,讓教育過程全面發(fā)展每個人,讓教育效能深度助力每個人”。
小學科學老師培訓簡報2
張院長從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信息技術將改變教育,教育信息化目標任務,教育信息化新要求和做時代需要的數字教師五個部分為我們做了精彩演講,其中穿插了形象生動的視頻,讓我們理解了翻轉課堂,慕課這些新鮮概念,了解了信息時代的信息爆炸,明確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教師未來的方向。
這次培訓的主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作為非信息技術學科的老師的我們,深感在教學中信息技術的缺乏,今天在張才生院長的`啟發(fā)下更是感受到了信息技術時代對教育的沖擊,對我們教育人的沖擊。在這樣一個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我們的信息來源如此豐富,時代對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正如張院長所言“教師好好學習,學生才能天天向上”。愿我們都能在時代變革浪潮中站穩(wěn)站好自己位置!
小學科學老師培訓簡報3
泉州市豐澤區(qū)泉秀實驗學生園《體育自主游戲對學生體質與動作發(fā)展影響的研究》課題組于20__年5月19日特邀徐毅恒教練(中國足協D級教練員、國家二級運動員、20xx中國花式足球錦標賽16強、泉明星足球俱樂部學生主管)來園開展融理論培訓與實操體驗為一體的培訓活動,幫助課題成員們提升體育課程實踐能力。
本次活動為足球實操培訓及足球理論知識相結合,由徐教練圍繞足球動作技能、游戲的開展以及活動組織等方面進行專業(yè)講解。現場學習氣氛輕松愉快,我園全體教師深刻地感受到了足球的魅力,與足球來了一次“親密接觸”。
實操體驗,玩轉足球
實踐環(huán)節(jié),課題組成員們在足球教練的帶領下,從熱身“趕小豬”、“沖出鱷魚島”等足球游戲到足球比賽規(guī)則的掌握,從帶球、運球到傳球、射球,都能跟著教練認真學習。教練還對教師訓練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糾正,這樣深入淺出的講解,輕松愉快的培訓模式,不僅使老師們快速掌握了足球游戲的多種玩法,對后期學生足球游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有了全新的設想和規(guī)劃,也為課題組教師們平時如何更有效組織開展學生體育活動的教學提供了可借鑒的教育模式。
理論學習,夯實專業(yè)
在專題講座中,徐教練首先向老師們講解了國家關于學生足球的政策,學生園體育活動的重要性以及開展足球活動的`重要意義,同時對學生足球課程游戲的創(chuàng)設以及教學設計進行解析。接著教練為老師們普及足球知識,對課程的時長安排、動作技能要領以及熱身活動的重要性等作了簡要的闡述。老師們認真聽,專心記,積極參與互動,對足球課程內容有了新的認識。
積極互動
本次培訓活動,讓教師們走近足球,感受到了足球的魅力,同時也引發(fā)了教師們的思考:如何基于學生,開展適宜的足球游戲活動?如何在體育自主游戲中促進學生體質與動作的發(fā)展?
此次培訓只是起點,我們會繼續(xù)深入研究,帶領孩子一起玩轉足球,一起“足”夢前行。
小學科學老師培訓簡報4
20xx年11月21日“國培計劃(20xx)”—骨干教師提升培訓(面向20xx年項目縣市)小學體育班培訓活動在新疆師范大學昆侖校區(qū)拉開帷幕!
經過第一天的報到和安頓,學員們正式開始了為期10天的集中授課培訓階段。11月22日上午,全班學員在新疆師范大學昆侖校區(qū)國教樓0315教室進行了開班儀式,在開班儀式上我們的學科班主任劉洋老師、教務班主任劉晶老師參加了開班儀式,分別從我們的培訓環(huán)境(師大概況)、生活、培訓課程等方面對我們進行了講解和安排。
本次研修方式采用集中面授+小班化同步在線培訓+異步在線培訓的混合式培訓方式,培訓以“參與式”、“互動式”為主,包括專家講座、案例分析、工作坊等,參訓教師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反思、交流”的.活動完成培訓任務。這次培訓對骨干教師具有較強的實效性,以期提升教師們的學科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打造市縣學科教學骨干團隊,使之更好地在教學中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
小學科學老師培訓簡報5
5月12日,翠屏區(qū)第四屆骨干教師培訓第二次集中培訓,在宜賓市翠屏區(qū)師培中心舉行。20xx年4月21日教育部頒布了修訂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16個學科的課程標準。在新形勢下,按照中央對教育的新要求,落實好立德樹人、以人為本的根本任務,對現有的課程方案做了修訂完善,并將在20xx年秋季開始執(zhí)行。本次骨干教師培訓主要對初高中新課標進行解讀和研究。培訓歷時一天,學員們都早早的來到培訓室,期待這一天的'精彩培訓。
上午,班主任張森林老師先對本次培訓的內容進行了解讀,要求學員們珍惜本次培訓,認真聆聽講座,深刻理解課標的內容及理念。隨后宜賓市教育科學研究所高中數學教研員陳邕教用生動的語言就《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進行了解讀。他用幽默的語言結合實例深入淺出地給學員們解讀。
下午,學員們認真觀看了義教數學新課標修訂組組長史寧中教授關于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講座。他對新課標修改背后的緣由進行了詳細解釋,并結合實例闡釋了數學核心素養(yǎng)內涵:一是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二是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三是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觀察、思維、表達體現了學生的學以致用、學而能用的數學思想。
最后,班主任張森林用“對比學,找變化”的方法,結合教材和教法范例,從總體變化、內容變化、課標學習感悟就《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進行了解讀和分享。強調對數學課程標準的學習,要做到義務教育一體化,初高中一體化,了解從哪里來,要去哪里。并提出要“高觀點,低結構”,將數學科核心素養(yǎng)貫穿到教學活動中。
培訓過程中,每位學員,都精神飽滿,認真聆聽做好筆記,認真理解,并積極參與討論。通過本次培訓,使每位學員對自己所教學段的教學都有了全面而清晰的認識,同時也有了努力的方向,大家收獲頗多。學員們表示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素養(yǎng),繼續(xù)深入研讀新課程標準,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落實“雙減”政策,在教學中一定要關注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讓數學貼近生活化,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開啟智慧,應用創(chuàng)新,力爭打造更為高效的課堂,全面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
小學科學老師培訓簡報6
為適應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要求,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素養(yǎng),促進職業(yè)院校示范校建設、精品課程建設、資源建設,我校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yè)教師張初微、王志鳳于20xx年1月20日參加了由成都xx職業(yè)技能培訓中心主辦的為期五天的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專題培訓。本次培訓的專家團隊由龍?zhí)觳偶寄艽髱焾F隊成員組成,參訓學員由內江市高級技工學校、達州技師學院、四川省蠶絲學校、四川省華鎣職業(yè)技術學校、通江縣職業(yè)高級中學共5所學校32名老師組成。
培訓第一天,國賽優(yōu)秀作品指導老師龍老師對參訓老師進行了相關培訓。龍老師在職業(yè)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備賽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刻的見解。讀懂文件章程才能明確教學方向,龍老師首先帶領學員進行政策文件解讀,接著從借鑒作品、選好課題、教學設計、方案實施幾方面展開詳細的課程講解。一天的學習下來,學員們在職業(yè)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備賽上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培訓第二天由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成都市技術能手陳老師進行“信息化教學資源設計”專題授課,陳老師著力于幫助學員們通過教學資源設計來提升教學能力,悉心分析講解了如何進行教學資源的收集和整理、如何有效應用信息化教學平臺、如何欣賞和制作精美課件。陳老師全面、細致的講解讓學員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信息化教學資源設計對教學成果轉化的重要作用,同時通過本次系統(tǒng)化的學習,學員們全面掌握了信息化教學資源設計的要點,有利于學員們日后教學方式的升級,從而促進教學能力的提升。
培訓第三天由四川省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李老師為學員們進行授課,李老師就信息化教學設計進行了一系列的.指導分析,從教學過程與方法設計、政策解讀與選題組隊、學情分析、與教學目標、內容處理與教學策略四個方面全面細致地做了分析與講解。
培訓第四天再次由龍老師進行授課講解,龍老師從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以及教學設計的各個階段依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講解。
通過這次培訓,此次活動使老師們認識到在信息技術時代,教學需要整合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深度融于課堂教學,掌握基于網絡的信息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形式多元化,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學內容直觀化,教學效果有效性,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師的教學藝術。
小學科學老師培訓簡報7
11月26日上午,東南大學腦與科學系夏小俊博士為我們帶來了一場主題為《STEM-AI人工智能案例-Python圖像自動識別》的講座,夏博士先從數據獲取、工具應用、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四個方面闡述了“Python能做什么?”,瞬時激起了大家熱切的學習欲望。為了讓每位老師更好地體驗Python,夏博士“手把手”地指導每位老師安裝了Python程序,接下來夏博士又設計了靜態(tài)人臉識別、視頻人臉識別、靜態(tài)貓臉識別、給圖片中的人戴圣誕帽四個Pthon操作“小任務”,讓每位老師體驗了Python在教學中的靈活運用方法。整個上午雖然很“燒腦”,但大家都覺得時間過得飛快。夏博士的報告讓本來覺得人工智能遙不可及的我們認識到人工智能在未來STEM教育的巨大應用潛力和前景。
11月26日下午,夏小俊老師帶領我們展開了對機器人的搭建和編程的實踐研究。先從虛擬角色編程入手,用程序控制舞臺區(qū)的熊貓角色來播報天氣,憨憨的大熊貓在老師們的手里活了起來,嬌憨的說“今天好冷啊”!接下來,老師們合作搭建實體小車,超聲波傳感器就像小車的兩只眼睛,活靈活現!在夏老師的指導下,老師們完成了LED燈的炫彩變化、模擬救護車的警笛聲、利用超聲波傳感器躲避障礙以及利用巡線傳感器自動巡線的任務。全身心投入到學習、實踐、反思的充實活動中。
27日上午,國培班走進南京師大附小珠江路校區(qū)——一所“童堡”式美麗校園觀摩學習。南京師大附小副校長郭靜首先介紹南京師大附小光榮歷史,該校創(chuàng)建于1902年,是以實驗建校為理念,美國大教育家杜威曾經親臨該校指導,留有“杜威樓”等歷史建筑。郭校長詳細地介紹地了該校如何引進STAM教育,從學校層面如何推進STAM教育在學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全過程,有著很強的指導和借鑒意義,供我們消化學習。
接著我們觀摩了南京師大附小兩節(jié)STEM課,首先上場課是姜玲老師,她執(zhí)教是《蜂窩的奧秘》,姜玲老師以怎么建設移動通信建基站入手,引導學生探究最優(yōu)化的組網方式,層層誘導,步步推進,把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化為六邊形最少覆蓋面問題即大自然的神工巧做——蜂窩問題,整節(jié)課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動手、動腦和實踐動手能力,也達到了藝術性和實踐相結合的十佳的STEM課。
接著南京師大附小高琦老師所上的《博物館之夜——光的反射》讓我們走進了光的世界。高琦老師以日常生活中的煙花、探照燈和汽車燈光的直線傳播入手,要學生怎么做才能改變光線傳播方向,從而引出鏡子的使用,再設計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怎么放置我的鏡子和隔空探物三個探究活動,層層遞進,加深學生對光的反射原理的認識,以達到應用光的反射解決實際問題,為博物館之夜的防盜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27日下午,國培班走進南京師大附小斯霞校區(qū)親身體驗STAM課《博物館之夜》。在姜玲老師的帶領下,你拿橫梁,我拿螺母……老師們個個大顯身手,不一會兒搭建起了博物館模型,并安裝上防盜紅外網。緊接著,姜玲老師以自己親身設計STAM課例,詳細講解設計STAM課原則、方法、流程以及注意事項,手把手地教老師們去怎樣設計STAM項目主題,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和可操性。課程結束后,老師們個個表示收獲滿滿,也紛紛表態(tài),回去以后,給合學校實際扎實開展STAM課程,有效提升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小學科學老師培訓簡報8
為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學科教學能力和專業(yè)自主發(fā)展能力,解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我園于20__年5月15日召開了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體推進會議。在培訓會上,x園長對本次的培訓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要求所有參訓教師必須認真對待本次培訓,認真觀看線上課程并做好筆記,嚴格按照培訓相關要求提交作業(yè),并將自己所學用到平時保教活動實踐中去。園領導高度重視本次培訓,并成立了學校信息化管理、培訓團隊。
組長:(園長)
成員:(管理員)(研修1組組長)(研修2組組長)
此次交流研討推進活動由陳園長主持,幼兒園全體教師參加。陳園長先介紹了幼兒園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實施以來的詳細進展情況,對現階段的各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督促老師們要盡快完成能力點選擇及相關課程的學習。鼓勵我園教師認真做好研討交流,團結協作,爭取人人過關。隨后,由x老師結合自己參加相關培訓的經驗方法,從對微能力點的理解、能力點認證材料的制作過程、使用的媒體工具等方面做了詳細的匯報與交流。
接著我園成立了研修小組,老師們跟小組同伴在一起積極討論指定學習計劃。在推進交流活動中,教師們受益匪淺,對于作業(yè)成果展示有了明確的.方向,有效地推進了我園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的順利實施,讓教師對自己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相信通過這次交流活動,我園教師們會把學到的技術及能力點更好地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去,更好的為孩子們服務。
小學科學老師培訓簡報9
11月28日,東華理工大學“國培計劃”(20__)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緊缺學科送教下鄉(xiāng)項目—小學科學教師培訓開班典禮在東華理工大學撫州校本部2-106舉行,出席開班典禮的有東華理工大學撫州師范學院黨委書記陳平輝教授等領導以及參加培訓的臨川區(qū)50位小學科學教師。
開班典禮由東華理工大學撫州師范學院小學科學教師項目培訓班負責人饒黃云副教授主持。東華理工大學撫州師范學院黨委書記陳平輝教授作了重要講話,他首先闡述了對小學生實施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同時指出現在小學科學教師的師資嚴重不足,迫切需要加強小學科學教師的培訓。然后東華理工大學撫州師范學院小學科學教師項目培訓班負責人饒黃云副教授向參訓教師介紹了培訓的具體安排,同時對參訓教師也提出了培訓要求。
12月6日上午,在東華理工大學第二教學樓102教室,著名培訓專家江西師范大學胡銀泉教授應邀為臨川區(qū)“小學科學教師培訓”國培班級的學員授課。
跟別的專家講課不一樣的是,胡銀泉教授在開課前很早就來到102教室,他還帶來了兩只大箱子,坐在座位上的等待聽課的學員紛紛猜測,這位專家不是來上課嗎?他拎著兩只大箱子來干嘛?他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大家一下子被吸引了!
只見胡銀泉教授打開箱子,一件一件拿出里面的東西,在場的學員發(fā)現這些東西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物品,有膠囊、氣球、塑料瓶、易拉罐、小碗、試管、硬幣、電池、光盤等。胡老師先給學員現場表演一個魔術,他用一個農夫山泉礦水瓶和一個5角硬幣,用5角硬幣摁住瓶蓋,用力一甩,5角硬幣進入瓶子里,然后又一甩,硬幣又從瓶子里出來,學員看得目瞪口呆,隨即爆發(fā)出熱烈掌聲,這時胡老師為學員進行魔術揭秘,原來利用的是科學磁性知識。
隨后,胡銀泉教授用那些小物品,表演了許多精彩的科學小實驗,有“會翻轉的`小膠囊”、“點火燒氣球氣球不破裂”、“氣球吸碗”、“自制磁懸浮”、“會轉的孔明燈”、“小潛水艇”、“小噴泉”、“自制抽水機”等20多個實驗案例演示,每個小實驗都贏得現場的熱烈掌聲,學員看了都大呼過癮,激動不已!
最后,胡銀泉教授從箱子里拿出了一個自制電吉他,所謂的電吉他也就是由幾塊木板,幾根鋼絲,一塊U型磁鐵,外加一個小音箱組成。胡老師現場為大家演奏了“敖包相會”、“春江花月夜”以及周杰倫的“青花瓷”、“雨花臺”,經典歌曲與現代歌曲相結合,學員們看得目瞪口呆,隨即爆發(fā)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本次培訓講座,胡銀泉教授通過現場科學小實驗,告訴參訓教師如何利用身邊的日常用品自制科學實驗教具,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素養(yǎng)。參訓教師課后紛紛表示,這是他們人生中聽到的最生動、最難忘的一次課,受到極大的啟發(fā)和教育!
【小學科學老師培訓簡報】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科學教師培訓簡報11-18
小學科學教師培訓簡報11-18
【熱】小學科學教師培訓簡報11-18
小學科學教師培訓簡報范例(12篇)11-18
小學科學教師培訓簡報通用(11篇)11-18
小學科學教師培訓簡報精品[12篇]11-18
小學足球教師培訓簡報07-03
小學教師培訓簡報11-20
小學寒假培訓簡報07-20